小学语文路线学习规划(二)——语文差,怎么补?

影响语文成绩的,是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

语文差,差在哪儿?

基础知识:具体到小学生而言,语文基础知识应当包括汉语拼音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篇章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语文基础知识只是形成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并非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语文学习最基础、最简单的部分,是可以突击的、强化的,是容易追上的,是不容易拉开差距的。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层面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应用: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

早期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简称“双基”)

中期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称“三维目标”)

现在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简称“四维目标”)

可以看出,语文核心素养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跟不上,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部分内容,不好补,不能突击、不能短时间内追上。这部分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初高中刷题训练后的阶层。也就是说,如果语文素养差,即便大量刷题,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提升。

特别看重分数的或者特别看不起分数的,我都不赞成。但是,我认为,会考试会得分,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理解为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并调动已有知识找出对策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种方式获得:

一是刷题。

这个比较可怕,但是比较容易执行,短期见效快,但也只是表层行为和能力。

二是思考模式的贯通。

也就是平常说的举一反三、一门通,门门通,这个比较难,但是决定了未来的竞争力。

语文差,怎么补

简单来说,要做到“三补”:补阅读、补朗读、补积累。

1.补阅读

语文的学习应尤其注重阅读,阅读历史、阅读社会、阅读生命、阅读生活、阅读自我。这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也是情感的阅读、思想的阅读、心灵的阅读。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阅读的学习,语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是学习成绩容易分化、容易滑坡的阶段。为什么会分化呢?除了课程的难度加大以外,很多的时候是因为阅读能力没有跟上。“通过阅读学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掌握了阅读这个工具以后,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各种类型的阅读来丰富知识,塑造思维体系,开拓眼界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第一,要立足课本、精读课本。

对于语文课本,要杜绝两种现象:

一是唯课本论。买来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念呀学呀,搞所谓的精读,除此之外不再课外阅读,不再泛读。

二是弃课本论。那些整天批判语文课本是垃圾的人,来,你编一套教材,让我们看看水平有多高。

语文课本,无非就是一个平台、一个载体,一线骨干教师、顶尖专家学者聚在一起选代表性篇目,面向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水平高低各不同的大部分地区和孩子,这个活儿不好干、标准不好统一,不可能完美到适合所有地区、所有孩子。要对语文课本有个正确的认识,既不寄予太高希望也不能武断批判。我们要告诉娃,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一个载体、一个平台而已,从例子、载体、平台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是要去应用和实践的。这就是以点带面,所以要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反哺、补充、强化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以此逐渐树立思维体系,这样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

阅读课本可以进行三个步骤:

初读——抓全篇,了解内容和难点(课前)。初读,是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通过通读,了解文章类型,主要内容、难点重点(标注出来)。

细读——抓关键,掌握词、句、段、篇(课中)。细读,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

精读——抓结构,分析层次、审美鉴赏(课中、课后)。精读,要求能在读懂全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精华读深。课文的精华即绝妙之笔,或一段或一节或一句。多读精华之处,是体会教材思想感情,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阅读能力、鉴赏水平的有效步骤。

课堂效率高的孩子,跟着老师走,以上内容基本上在课内就能消化。课下再通过课外阅读去感悟、去体会,不断强化、巩固,这条路是非常给力的。

课文的重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

(1)集中表现主题思想、主要内容、主要事件的段落;

(2)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中心句;

(3)每个段落中最能表现中心的关键的词或字;

(4)作者为了表现中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以上这些做到位,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能力,更是可以显著夯实语文基础、提升语文基础知识的。

教材的作用就是普及性、脱盲性,要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阅读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如果孩子只是在学校里面完成普通的标准动作,去分析字、词、句、段、中心思想,而不去读一些经典,不对文字下一些功夫,加强一下功底的话,如果他在表达方面只是平铺直叙(甚至连表述都不清晰),没有文学润色的话,那么在中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当中是非常吃亏的。

第二,要拓展课外、开展精泛读。

阅读能力一直是中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中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精读和泛读二八开。对于基础不好的孩子,建议先从精读入手,不做精读是不行的!学习如何提取信息、如何逻辑推理、如何审美体验、如何归纳分析……,如果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可以跟着李博士走,他会做出系列的精读课,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窗边的小豆豆》精读课。这并非是推销课程,而是我真心觉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事半功倍,不知如何精读,就要去学,不要耽误时间。要让师傅先领进门,自己再慢慢修炼,不然,连门都不知道在哪儿,误打误撞太耗费时间和精力。

2.补朗读

宋代的著名学者朱熹主张大声地朗读。

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才能领会——语言的意义、节奏、功能、内涵,即我们所说的语感。

一篇文学作品如果不经过认真的阅读和理解,就是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没有阅读和理解的基础,没有语感和文感的铺垫,直接给孩子讲写作技法和理论,可能效果也不会明显,孩子并没有真正内化、理解、接受。那么,我们可以借助“朗读”这一手段,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挖掘写作思路、技巧、方法,去体会文章意义。请注意,我们所说的“朗读”重在体会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目的是帮助写作(所以文章的选取至关重要);不是让孩子像朗诵家一样去进行呼吸、声带、共鸣、表达等等属于“发音”技巧层面的训练。

如果孩子上高年级了甚至初中了,还要朗读吗?当然要,不仅要朗读,还要加大朗读量和朗读次数。

一是现代文朗读。

我们选择的朗读材料,都是整篇的经典文学作品。为什么要选“整篇”,因为语文课本上有太多的“节选”“有删节”。孩子没有完完全全的接触完整的文学作品怎么行呢。反复读、读反复,肯定是有收获的。有解说词、有主持词、有开场白,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场景场合,让孩子体会多元化的“文学性表达”。平时作文时,我们经常会被要求围绕一个主题词写一篇作文。有的孩子总有这样的困惑:如何下手呢,语言如何组织呢,如何布局谋篇呢……那些经典的解说词、开场白都是浓缩的精华,言简意赅、表达充分,配上分析、提示和注释,这不就是作文训练的最佳范本吗?

关于现代文朗读,有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遍:读准。普通话、标准音。发准每个字音,读准每个字词。

第二遍:读顺。刚接触一篇文章,即使第一遍能一字不差的读出,但未必就能读顺,第二遍就是能把文章很顺的读出,断句、停顿准确。

第三遍:读通。通过朗读能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大致意思。

第四遍:读熟。孩子的记忆力一般都很好,读的多了自然也就对文章内容记得八九不离十。这一遍就要求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语音语调,重音,通过朗读能够大致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体会文章的风格。

就是在这样一遍遍的朗读和阅读中,慢慢培养起对文章的“感悟”,朦胧的感觉,积累“语感”。有了这个底子,后期稍加训练,就能一点就通。

二是古诗文朗读。

文言文朗读过程中,为啥要划出停顿,按照节奏读呢?因为文言文的很多意思、用法都和现代白话文不一样,你不用去给孩子讲为啥这么划、为啥这样做,断句、停顿的方法、技巧,现在不用学。娃要做的,就是一遍一遍的朗读,先素读、再精读,一遍遍读的过程,为了能读顺、理解,潜意识都里会有思考,日复一日、日积月累,这个语感就出来了,这就是语文长期积累的功夫,这个功夫是突击不来的,也是追不上的。就像一日三餐,别总想着吃一顿能吸收多少营养,得长期吃、科学吃,合理吃、有序吃,娃才长得好。

5年级以上的孩子,特别是小升初和初中的孩子,真得是要反复体会反复朗读的。读、思、悟、记四位一体,这是“读书练识”“自进于道”的思想积累,积铢累寸、水到渠成,自会发为好诗文。古之立言者就是这么“炼”出来的——不是“练”(应试技能训练)、“猜”(选择题)出来,而是“养”(涵泳、领悟)出来。

我不多说,去坚持哪怕一个学期,相信会有很多收获。

3.补积累

一是时政热点的积累。

最应积累的写作素材是能够展现国家日新月异发展、大政方针、社会热点等素材。如 2017 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选择两三个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写作一篇文章,以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提供的关键词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美丽乡村、 移动支付”等。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能看到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中国,延续传统、和平崛起的中国等。国家需要的人才不是“万般皆下等, 唯有读书高”的腐儒,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有志青年。作为家长,要有意识的帮助孩子搜集、整理时政热点,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整理汇总好,精准施策、有的放矢,节省时间,杜绝漫无目的地瞎找时事热点。

二是名人传记的积累。

请注意名人传记的阅读和积累!可以按照专题进行分类——古今中外。又可细分为文学艺术类、体育类、政治军事类、文学作品人物类、宗教人物类、金融商界类。把名人归类,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成绩。名人事迹所体现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这样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做出选择判断,选出最契合作文主题的名人事迹作为素材,从而避免写作偏离中心思想的事情发生。要想利用名人事迹来作写作素材,并非只能着眼于他们的著名事 件,有时候也可以将这些事件与这些名人的其他经历联系起来,如求学经历、人生结局等,以使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若是光着眼于“凿壁偷光”这一典故, 我们只能得出类似于“勤而好学,孜孜不倦”这样的情感思想,可若是能联系这一典故的主人公匡衡当官后与同僚渐有离隙,最后被人弹劾的结局进行分析,便能让整个素材的内涵思想变得更加丰富。

三是好词好句好段的积累。

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这里的”贫乏”,首先应该是指语言的贫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分为课内语言积累和课外语言积累。

课内语言积累主要是通过教材课文的学习积累语言,掌握常用字和词汇,背诵优秀的语言片段和诗文。课外语言积累则主要是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主要形式。

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理解阶段(获得阶段)、语言积累阶段(存储阶段)、语言应用阶段(应用阶段)。我们所强调的语言积累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语言积累;以实际的应用为目的的语言积累。或者再说的狭义、直白一些,就是阅读、写作的积累。

语言积累并不是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而是记忆与理解、感情、鉴赏等环节相互联系,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的具体联系。

当然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而我所说的摘抄积累,是孩子在阅读、朗读过程中,真正有感悟、有体会,产生了共情,打动心扉,真正喜欢的语言,是孩子愿意反复看、反复读、反复琢磨的,而不是为了摘抄而摘抄,为了积累而积累。

学写作文,杜绝刻板的摘抄。不要为了摘抄而摘抄——摘抄这些好词好句,而并没有真正走心,没有进入到语感层面,去领悟,去形成语言的直觉,纯粹是浪费时间。摘抄是在练语感吗?如果孩子只是在那里机械的摘抄,发新芽还是发新芽,不会产生希望与欣喜的感觉;落叶还是落叶,不会产生寂寥的意味。这种机械的摘抄,没有与作品共鸣,只是变相在练字,少量还可以,大量就是浪费时间了,跟语感水平与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什么关系可讲。所以,要在朗读中体会,要和好词好句好段产生共情,使之变成有生命的语言,孩子才会很正内化吸收并自觉应用。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是将优秀的语言文化逐步内化为个体素养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语文学习持续进行着…清楚了语文要学什么,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的放矢,不走偏。

做到“三补”的同时,高年级再配合必要的刷题训练,掌握应试技巧,语文成绩才能逐渐提高。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胡杨网 » 小学语文路线学习规划(二)——语文差,怎么补?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